债务纠纷的处置注意事项
(1)对因债务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非法拘禁、损害财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调查取证,适 时依法处理。
(2)公安民警不宜介入纠纷的实质内容,明确告知双方当事人通过民事途径来解决纠纷。
(3)对因赌博、嫖娼、贩毒、放高利贷等非法债务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邻里纠纷的处置措施
(1)采取措施制止过激言行,稳定双方当事人情绪。
(2)及时展开调查,了解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
(3)积极进行劝解,化解双方矛盾,促成和解。
(4)对属于治安调解范围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治安调解 协议书》或《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
(5)双方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依法 给予处 罚,并告知当事人就民事争议事项和赔偿通过诉讼或其他法律途径来解决纠
(6)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邻里纠纷,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和解的,告知其通过诉讼或其他法 律途径来解决纠纷。
(7)告诫双方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得再采取任何过激手段。
(8)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家庭纠纷的处置措施
控制现场局势,制止过激行为,稳定双方当事人情绪。
(1)了解家庭纠纷的原因。
(2)必要时可以通知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妇联、纠纷当事人的长辈或当事人的亲朋好友到场参 与处置。
(3)综合运用法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等形式及时进行劝解,促使双方当事人相 互谅解。
(4)告诫双方当事人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得再采取任何过激手段。
(5)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劳资纠纷的处置措施
(1)控制现场局势,制止过激行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及时疏散现场围观群众,疏导交通,恢复现场正常秩序。
(3)通过听取当事人或代表人陈述,现场访问群众等方式,弄清纠纷起因及经过。
(4)依法进行劝解,敦促履行义务,促使双方和解。
(5)对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告知其向工会、信访、劳动、建设等部门寻求解决,或向人民法院 起诉。
(6)告诫双方在解决纠纷过程中不得再采取任何过激手段。
(7)填写、存储接处警记录;处警结果需要制作法律文书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的原则
公安民警现场采取处置措施,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使用较轻处置措施足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较重处置措施。
公安民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可能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妥善处置。
公安民警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本规程采取处置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法律保护。
公安民警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应当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危险性、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人等情况保持警惕,防止、减少自身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