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书警法-备考资料】常见警情处理方法(6)

2023-08-26

三十六、民警使用警械被记者拍到时,怎么办?


(一)释法说理:如果记者提出质疑,则说明执法依据。


(二)及时取证:民警依法使用警械执行职务时,要按规定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做好录音录像工作固定证据。

(三)主动澄清:若引发负面炒作,相关视频应及时交由公安宣传部门公布澄清事实。



三十七、民警遇到记者打听警务信息时,怎么办?


(一)遵法守纪:未经公安宣传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和民警个人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对于记者的来电,无论熟悉与否,民警都应该严格遵循公安新闻宣传保密纪律,不得擅自透露与警务信息有关的内容。

(二)严守秘密:民警因工作需要掌握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与案件有关的警务信息,严禁通过QQ微信进行传递,严禁在微博论坛中发布。办案部门领导应当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不断重申公安保密纪律,并注意发现违规情况。



三十八、民警处理一般治安争议案件,遇记者采访怎么办?


(一)礼貌接待:记者想要了解事情真相的,礼貌接待,查看记者证件,同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请当事人回避后,向记者陈述事实。尽量以证据和法律为依据,向记者介绍案件全貌。

(二)保持克制:如果记者明显表达出偏袒其中一方或者质疑民警的处理过程,不要产生抵触和敌对心理,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可邀请记者一起到办案单位进一步了解案情。

(三)虚心认错:如果民警处理案件确实存在失误,虚心接受批评,诚恳表示歉意。及时汇报领导,积极处理善后事宜。



第五章现场取证


三十九、民警对案件类警情现场取证时,怎么办?


(一)保护现场: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划定保护区域,设置警戒线和告示牌,布置现场警戒,保护现场。对可能受到自然、人为因素破环的现场,应当对现场的痕迹物证、尸体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固定证据:进行现场勘查,对重大复杂现场,及时请求刑侦技术部门支援勘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依法扣押危险品。

(三)进行询问:对案件目击证人要及时取证,并形成询问笔录。当场不能取证的,应书面登记证人基本情况,事后取证。除当事人因伤或其他原因不能当场询(讯)问的以外,处警人员须对涉案双方当事人进行简要的询(讯)问,并形成询(讯)问笔录。

(四)调查走访:开展现场调查访问,简要记录调查访问情况。调取案发现场中心及周边沿线监控探头的录像资料。

(五)控制人员:依法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或带至公安机关继续调查。



四十、民警对交通事故类警情现场取证时,怎么办?


(一)保护现场:在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交通标志,疏导交通,保护现场。


(二)固定证据: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及时固定证据。清点现场遗留物品和财物,及时采集提取痕迹、物证。特别是因时间、地点、气象等原因,可能导致证据灭失的,应当及时提取、保全。进行现场勘查,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绘制现场图。调取案发现场中心及周边沿线监控探头的录像资料。


(三)积极询问:记录、掌握当事人、现场证人的基本情况。查验当事人的身份证、工作证、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保险标志等,记录调查访问简要情况。对案件目击证人要及时取证,并形成询问笔录。当场不能取证的,应书面登记证人基本情况,事后取证。除当事人因伤或其他原因不能当场询(讯)问的以外,处警人员须对涉案双方当事人进行简要的询(讯)问,并形成询(讯)问笔录。

(四)人员控制:依法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传唤或带至公安机关继续调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