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写作有哪些得分语言规范?

巨书警法
2025-10-11

法律文书写作是警法考试的核心题型,语言规范直接影响答案的专业性与得分率。巨书警法结合考试评分标准,梳理法律文书写作中需遵循的语言规范,帮助考生规避表达误区,提升答题质量。


一、用词需精准:紧扣法律术语,避免口语化


法律文书对用词精度要求极高,需优先使用规范法律术语,杜绝口语化表达。例如表述“嫌疑人” 时,不可简化为 “那人”“当事人”,需根据案件阶段准确使用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 等术语;提及法律依据时,要完整引用法律名称,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不可简写为 “刑法”。同时避免模糊词汇,如 “大概”“可能”“差不多” 等,需用 “共计”“属实”“均已” 等确定性表述,确保内容严谨无歧义。

法律文书写作有哪些得分语言规范?


二、句式要规范:遵循固定结构,保持客观中立


法律文书句式需符合格式要求,多采用陈述句和判断句,避免感叹句、疑问句等情绪化句式。撰写事实部分时,需按“时间 + 地点 + 人物 + 行为 + 结果” 的固定结构组织语言,确保逻辑连贯;表述法律适用时,常用 “根据 XX 法律第 X 条规定,XX 行为构成 XX” 的句式,让依据与结论直接对应。此外,需保持客观中立立场,不可加入个人主观评价,如 “嫌疑人行为恶劣” 这类表述需替换为 “嫌疑人实施 XX 行为,造成 XX 后果”,通过事实陈述体现案件性质。


三、表述讲逻辑:层次清晰,前后一致


法律文书需注重表述逻辑,避免内容混乱或矛盾。正文部分可按“事实认定 - 证据分析 - 法律适用 - 处理意见” 的顺序展开,每个板块用序号或小标题区分,让阅卷者快速抓取核心信息。同时注意前后表述一致,如前文提及 “2023 年 5 月 10 日案发”,后文不可误写为 “2023 年 5 月 11 日”;涉及涉案金额、人数等关键信息,需在全文中保持统一,避免出现数据或表述冲突,确保文书整体严谨性。

掌握法律文书的语言规范,是提升答题得分的关键环节。巨书警法提醒考生,日常练习中需刻意强化术语使用、句式结构与逻辑表述,通过模仿真题范文形成规范表达习惯,在考试中精准踩中得分点。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